黄山画派代表画家梅清书法作品欣赏

2023/1/17 来源:不详

梅清是一位重友情、广交游的大书画家。他一生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诗人和书画朋友。他虚心好学,锲而不舍,不太注重小节,与很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涛。石涛曾多次前来宣州,在梅清作画的天廷阁谈诗论画,两人无所不谈,共游双塔、鳌峰,在书画界留下了一段佳话。梅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

梅清,字渊公,又字润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一生跨越两个朝代。顺治十一年举人,通过考试授职内阁中书。梅清集诗、书、画于一身,他的画对“黄山画派”、“新安画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梅清个人来说,画第一,书法第二,所以,要欣赏他的书法,先应了解他的画。

自古以来,画黄山的画家甚多。正因为多,所以要画出个人的风格,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就不容易了。可以这样说,黄山的风景成就了一大批的画家,梅清也不例外。梅清早期所画的题材只是家乡山水、故园风情。32岁始潜心画黄山,屡登天都、莲花、光明顶、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久久不愿离去。他激情满怀,不畏艰险在绝妙如画的山水间四处行走,以诗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画家之情来表现自然,不仅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而且画出了无数峭拔秀美、云烟变化之胜、意境韵味无穷的黄山风景画,与黄山结下了奇缘。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凡艺术家的成功之作,得之实属不易,都花费了一番心血在作品里头。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梅清书法取法颜真卿,但又极洒脱自在,代表作在王铎、傅山之间。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他画风美学思想影响,笔墨凝炼浑厚,遒劲古朴;凝而不滞,朴中蕴秀;淳雅简淡,宝光四溢。他的代表作《秦淮舟泛诗》,纸本,行书,朵云轩藏。释文:“灯火秦淮乍杳冥,招来孤舫放还清。清尊倾倒留今夕,老友追陪尽寥星。潮气忽浮千槛白,月光初动半溪青。迟回渡口寻桃叶,一籧难禁醉里听。秦淮舟泛同,冲老年道翁公赋并正,弟梅清。”

此作笔下松弛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行书夹杂草法,收放自如,运笔老道。线条苍劲有力,落笔扶摇而下似不经意,而苍劲郁勃之气跃然纸面,如笔力不是超强者,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有六朝碑版的厚实,又得帖的意蕴,做到碑帖完美结合,风格鲜明,对当代书法家有较高的借鉴价值。通篇行款章法犹存明人风貌,汪洋恣肆,直追王铎,可与傅山等相提并论。整幅作品充满浓淡粗细的变化,如第二行的“追”“星”浓粗,第四行的“里听”淡细,甚至带一点枯笔。难能可贵的是落款字数不多,但同样带有这样的变化,与正文形成风格一致的一个整体。落款的“冲”“翁”浓粗,字大;“淮”“正”淡细,而且字小。如第二行的“潮气忽”,第三行的“溪青”,都是典型的“尚态”写法,符合当时的时风。不少左右结构的字,通过线条粗细,用墨枯湿浓淡,突出左右的变化,第三行的“桃”字,左边用墨浓,笔画粗,右边线条细,墨色淡。第四行“醉”字正好相反。还有一些字,内部一部分也有这些变化。第三行的“迟”,“尸”字头笔画纤细。线条牵丝盘绕丰富,第二行“潮气忽”,“忽”字心字底,线条大胆汪洋恣肆,这在“二王”的法书里是找不到的,这是明显受到时风追求视觉效果大尺幅条幅的影响。第三行的“半溪清”,“溪”字展现出线条的美,对韵味美的放弃。

当然,如果此作不是一味求平正,难得找到第三行的“光”右下的斜势,多一些欹侧,效果会更好,这应是不及王铎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支荣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梅清《秦淮舟泛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