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秋拍明嘉靖袁褧嘉趣堂刊本文选领衔

2022/12/27 来源:不详

《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一部文学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赋总集。它收集了上自束周、下迄南朝梁代的七百多篇作品,分类合理,并将此前优秀的诗文赋尽收其中,深受学者喜爱。隋唐以来它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所以流传益为广泛。然其成书年代久远,后世读者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注释也就应运而生。自萧该《文选音义》始,开创了研究《昭明文选》的先河,此后关于选学的笺注层出不穷。

六家文选六十卷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等六臣注

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吴郡袁褧嘉趣堂复宋广都裴氏刊本

白棉纸线装

三十二大册四函

33.7×21.6cm

北京华艺国际秋季拍卖会

随着时代的推移,目前《文选》注释主要分成四大系统:即李善、五臣的单注本和二家合注本。而二家注本又分为六家与六臣注本,六家本为五臣注在前、李善注在后,六臣本则反之。目前学界公认,最早的六家本为宋初的秀州州学本,此本已佚,仅存韩国奎章阁翻刻本存世,知秀州本的成书时间在北宋元佑九年,比广都裴氏本的成书早十七年。已知宋刻六家注本中,秀州本、广都裴氏本与明州本三种最为重要。而秀州本已佚,因此对广都裴氏本的研究极为重要,是厘清五臣、李善单注与合注本的脉络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裴氏本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仅存二十六卷,其余即用袁装翻刻本配补。国内现存《六家文选》善本有宋绍兴明州刻递修残本廿八卷,其后最古之本即此袁褧本。故而,广都裴氏本的翻刻本一一袁刻《六家文选》在整个六家注本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据专家经过校对文本差异,明州本亦出于裴氏本。明州本有校语、无校语删除李善及五臣注之处,袁刻本皆未删注,故袁氏本虽后出,某种角度来说其文本更胜明州本。

此本卷首为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序》;李善《上文选注表》,后附国子监奉敕校印公文五行;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六家文选目录》,题“梁昭明太子撰,唐五臣注,崇贤馆直学士李善注”,正文题衔相同。

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字,注小字双行二十六字。框高23.9cm,宽19cm。白口,线鱼尾,左右双栏。版心镌“文选某某卷”,下记页码。有刻工姓名:“信、淮、徐敖、徐、陆儒、刘、周、启明、湛、李宅、文”等人。据李国庆先生所编《明代刊工姓名索引》p-“徐敖”条,除本书外,还刻过南宋初年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北齐书》三十卷,明正德十五年长沙熊宇刻篆文楷对照本《楚骚》五卷,明嘉靖间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明嘉靖十六年陈蕙扬州书院刻《广文选》六十卷,明刻本《鸿庆居士文集》十四卷,明嘉靖八至九年南京国子监刻《史记》与《前后汉书》,明嘉靖刻《九经》,明嘉靖间常州知府应桢刻《礼记集说》三十卷和《四书集注》四十卷,明嘉靖六年震泽王延哲复宋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明嘉靖间金坛县刻本《诸史会编大全》。

其余各人如“陆儒”(P)、“李宅”(P)、“启明”(P)等,皆于正嘉间在江南地区刻书多种——上这些证明了,这部《六家文选》的刊工都是明代正嘉间江南地区的熟练名匠,诚如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五《明人刻书之精品》所言“皆当日剞劂高手”,而袁跋指出,其复刻时“框郭字体,未少改易”,宋讳照样避之。两相结合,故能确保此本复刻宋椠神采逼真,惟妙惟肖,而终成有明一代刻书名品。此本一出,在明代即被视作“善本”,明人赵琦美径直将其称为“袁家板”,可见时人对其的肯定。

关于此本摹刻之精,历代文人多有好评。如《天禄琳琅书目》卷十着录袁本谓“此书抚刻甚精,校勘亦审,实与宋椠同工。”《书林清话》卷十《坊估宋元刻之作伪》云:“《六臣注文选》六十卷,袁褧刻本·····合计内府所藏《文选》十部,而作伪居八九。此可见袁本雕刻之精,而书估狡狯之奇,亦层见叠出而未有已也。”邓邦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卷三《六家文选六十卷》:“嘉靖袁氏刻《文选》,可以乱宋本楮叶。”此外,张元济和傅增湘都见过广都裴氏宋刻本,在《涵芬楼烬余书录》和《藏园群书经眼录》中着录袁本时也都称“嘉靖吴中袁氏复本”或“吴郡袁褧嘉趣堂复刻宋广都裴氏刊本”,这二人同时使用了“复本”和“复刻”词汇,说明他们都对袁本摹刻的逼真性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袁本与裴氏本极其相似。

近人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中,提及明人精刻二十余种,其中称“极有名者”仅五种,即有此书。日本学者斯波六郎先生在《对文选各种版本的研究》(《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对袁刻本《六家文选》评价道:“袁氏本详出五臣注与李善注,并皆有据,是此本最大的优点。又有胡刻本、赣州本、《四部丛刊》本被改窜或脱落之处,在此本也有不少保留,这也是它的一个优点吧。”

此本有牌记如下:

“此集精加校正,绝/无舛误。见在广都/县北门裴宅印卖”

“皇明嘉靖壬寅四月立夏日/吴郡袁氏两庚草堂善本雕”

“皇明嘉靖丙午夏雕谢湖(篆文印)南征”

“四月十二日***刊”

“此蜀郡广都县裴氏善本,今重雕于/汝郡袁氏之嘉趣堂。嘉靖丙午春日/(空一行)国朝改广都县为双流县,属/成都府。”

“藏亭”

“嘉靖丁未季夏晦日藏亭记”

“毋昭裔贫时,常借《文选》不得。发/愤曰‘异日若贵,当板镂之以遗学/者’。后至宰相,遂践其言。出《挥麈录》。”

“吴郡袁氏/善本新雕”

知此书自嘉靖十三年至二十八年,历时十六年才得以竣工,用费浩繁,梓人艰集,足以见其郑重若是。且如此众多刊记,在明版书中实属罕睹。

此本有翻刻,摹刻颇精,但板框宽度较小耳,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杨军《明代翻宋本知见书录》称“无鱼尾,四周单边”者皆是。又有明丁觐翻刻本,行款改为十行十八字,容易分辨。

袁褧(-),字尚文,吴县诸生,循例入太学。善属文,尤长于诗,绘花鸟有逸趣,书法拟米元章。晚耕谢湖之上,自号谢湖。与兄表及弟衮、褒、帙、裘并称“袁氏六俊”,其兄袁表常与诸昆弟及文征明、王宠辈相唱和。所刻书尚有《大戴礼记》、《夏小正戴氏传》、《世说新语》、《楚辞集注》、《金声玉振集》,皆一时名品。

拍品精览

梁萧统编《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明万历二年()冰玉堂刻本

白棉纸线装

五夹三十册

钤印:木斋审定、松竹阁、芸楼、黟山李氏藏书

提要:是书为万历六年徐成位重修崔孔昕本,行格字句,皆依崔本。崔本据波斯氏考之系出茶陵本而加以校改,刻工多为歙县仇村黄姓,字体方正,端庄肃穆,为嘉万间版刻之上驷。

拍品前有汪道昆序,序后有“冰玉堂重校”五字,次《重刻文选叙》《梁昭明太子小传》,又徐氏题识十行言“郡斋旧有六臣注文选,刻久而残失,山东崔大夫领郡重为剞劂,但校仇者卤莽,中多舛讹,甚以俗字窜古文,观者病之。余暇日属二三文学详校,凡正一万五千余字,庶几复见古文之旧“可见徐氏于此用力之勤。目录后有“见龙精舍重校”六字,他处复有“九龙馆重校“等。据徐信孚《明代版本综录》(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年)载“冰玉堂为陈所蕴堂号,陈氏万历二年()年刊刻过六臣注《文选》”陈为当时监生多与校勘古籍。

拍品版刻精整,白棉纸抚印,品相完好。首有“木斋审定”朱文方印,知为李盛铎旧藏。另钱泰吉《曝书杂记》载有:“《文选》余旧藏六臣注六十卷,为明神宗二年新都崔大夫刻本。有汪氏道昆序,序后有‘冰玉堂重校’五字,次录田氏汝成《刻文选序》,及昭明小传。而云杜徐成位题其后……刻本字大,白棉纸印,便于老眼,世父户部公所赐也。”可见清季即已为藏书家所重。此全帙为拍场首见。

明古吴何通撰《印史》

明天启钤刻本

一函六册

28.8×18.5cm

韩子迂评二十卷附录一卷

明万历七年()吴兴陈深初刻本

二函十四册

30.5×19.3cm

明济南李攀龙撰《沧溟先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明隆庆六年()刻本

两函二十八册

29×20cm

明昆山魏校撰侯过题《六书精蕴六卷附音释一卷》

明嘉靖十九年()魏希明刊本

两函十八册

28.5×18.5cm

明漳州张燮撰《东西洋考十二卷》

明万历四十六年()刊本

一函八册

31.5×17.5cm

明毛晋辑《词苑英华(初印本)》

明毛氏汲古阁刻本

竹纸线装

一函七册

26×17cm

明成都杨慎撰《丹铅总录十六卷》

明刻本

两函八册

31.8×18.7cm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