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子口崂山百村美语书法云展沙子

2023/5/17 来源:不详

外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301/4583179.html
                            

崂山百村美语书法艺术云展

“沙子口是个好地方”篇章启幕

文艺遇见崂山,墨香洋溢乡村,崂山正迎来美好时节。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展现崂山建设山海品质新城的魅力风采,助力崂山乡村振兴,崂山百村美语书法艺术云展——“沙子口是个好地方”篇章,于年8月23日开幕,为崂山的乡村注入翰墨清香。

本次书法云展由中共崂山区委宣传部、崂山区文联、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崂山区融媒体中心主办,崂山画院、崂山文学艺术院、崂山区书法家协会、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

崂山百村美语书法创作工程,是崂山“文艺回乡文艺惠民”的重要内容,也是崂山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奖获得者、崂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德先承担书法创作任务,共创作幅精美书法作品,书风儒雅蕴藉、厚重大气,章法古意新韵兼备,行笔古朴、潇洒、灵动、遒劲,每一幅都是笔精墨妙、用心用情的佳作。

齐鲁文化之星、崂山文艺智库专家、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明伦承担崂山百村美语创作任务,为个农村社区各凝练一句“四字美语”、撰写一篇以“乡村民俗风情记忆”为主题的短文,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近年来,崂山乡村振兴风生水起,沙子口街道的农村社区正铺展开一幅山风海韵、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秀美画卷。去年,崂山区文联、沙子口街道联合行动,组织区书协的书法家们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墨润家训盛开农家”书法惠民活动,先后为多户农村居民每家送去一幅装裱好的家训作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家训带家风、以家风树新风,为崂山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元素。

书法/刘德先

文字/王明伦

——民俗风情记忆——

「鲍岛潮音」

-流清河社区-

流清河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最东端,与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接壤,由流清河、鲍鱼岛、大平岚、小平岚4个自然村组成。此处山势险峻,发源于巨峰南麓的流清河在此奔流入海。黛色的群山伸出柔性的长臂,拥抱着一泓淡蓝色的海湾,细软的沙滩呈扇面样展开,港湾宁静泊满渔舟。水虽至清,却并非无鱼,这里盛产的鱼虾远近闻名。著名的青蛙石静卧海边,波光岚影,别有仙源。

村子东侧有一鲍鱼岛,三面环海,其上青松覆盖,崖壁间布满海蚀洞穴,惊涛拍岸,声若雷鸣。岛上的龙王庙为渔民祭海之所。岸边礁石林立,卵石滩涂盛产海参、鲍鱼、贝螺、石花菜等海珍品,是人们垂钓、赶小海的好去处。

“野花野草不知名,附葛攀藤却曲行”。作为沿崂山南线海边去往崂山东麓的门户,村北天门涧双峰高耸,崖壁上有丘处机手书的“南天门”石刻,峰下小道为古时由崂山西麓去往太清宫等地的必经之路,创建于元代的“先天庵”遗址犹存。村后涧谷中,将军槽水库碧波凝翠,“山海人家”品牌渔家宴、民宿远近闻名。

——民俗风情记忆——

「墨香流清」

-东麦窑社区-

东麦窑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东侧,南望大海,北倚翠峰。因初立村时附近有许多烧松烟制墨的炭窑,遂以“墨窑”相称,后演变成“麦窑”,该村居东,故名。

东麦窑既具山林之丰,又得渔盐之利。房屋依涧傍山,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云净天空雁影飞,萧萧木叶下晴晖。依山村落斜开径,隔水渔家半掩扉。犬吠偶因生客过,鸡栖自认晚篱归。行行未尽游观兴,已有钟声出翠微。”古人用生花妙笔,勾勒出一幅“水光连天碧,明月共潮生”的渔村风情画。春季渔汛到来时,十余人合力在村前海湾中用大网拉面条鱼,极富渔村特色。

走进东麦窑,只见长街蜿蜒迂回,小巷曲径通幽。仲春各种花开如云,夏秋时节果香四溢。溪水蜿蜒绕村入海,诗情画意恍若仙境。

昔日,居民耕耘樵牧,捕捞面条鱼为主要经济来源。现在,居民则以第三产业为主,作为“山东省乡村旅游模范村”,其“仙居崂山”品牌民宿,以古朴清新的风格蜚声中外。

——民俗风情记忆——

「碧海仙居」

-西麦窑社区-

西麦窑社区位于崂山南麓,三面青山环绕,村前碧波无垠,洁白细腻的沙滩,为大海镶上一道银色的花边。老公岛如一叶轻舟,在万顷沧溟中随波飘荡。

“村落依山,渔家临水,黄叶满径,落木绕扉,令人神爽。”这是古人眼里的麦窑秋景。西麦窑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古迹众多。村西有建于元代的聚仙宫遗址,该宫曾为上清宫之脚庙。对面汪洋中有沉入海底的沧州城,落大潮时可见城郭牌坊。渔民在此下网,曾经打捞上宫殿顶部的鸱吻,诸种传说颇为神奇。

“避地远人烟,山深太古天。潮回沙路出,树老石根穿。落日收渔网,望洋跨仙山。麦窑真隐处,迁居待来年。”风景如画的西麦窑,自古便是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民俗风情记忆——

「静水云心」

-马鞍子社区-

马鞍子社区位于巨峰南麓海拔百米之上的山坳中。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群峰环峙,涧水潺潺。门前的流清河水库碧波荡漾,远方大海浩淼无垠。因村后一石酷似披挂鞍具的战马,故名马鞍子。

万壑松风生,人家翠微间。马鞍子偏而不僻,深而能静。村子附近怪石林立,群峰拱卫。摩头崮雄峙天外,远古时便有人来此修仙。金壁洞、银壁洞历史悠久,相传凡在其内读书者日后无不发达。北天门横跨半坡,星星潭远近闻名。曾轰动一时的清代光绪年间“伐山”事件女首领、巾帼英雄李月英便出自该村。

“高路崖头独一家,去年曾此品山茶。光阴荏苒春将老,未嫁东风尚有花。”远离尘嚣、民风淳朴的马鞍子,正成为许多人梦中的向往。

——民俗风情记忆——

「长林苍崖」

-砖塔岭社区-

砖塔岭社区的旧村位于巨峰前麓,曾是崂山地理位置最高的行政村。三面群山如剑似戟,远方大海碧波粼粼。房屋与巨岩相倚,古树由石隙探出。正如古人诗中所言的那样:“人家尽在云中住,修竹遮门石作墙。”

清乾隆末年,登瀛村的王姓兄弟二人来此立村,他们辟土开荒,垒墙造屋,随后其他各姓相继迁来,渐成村落。

据史料记载,唐王东征时在山外建有双塔,名“双塔口”,后被龙攫其一立于岭上,故名砖塔岭。相传,古时有一家三口在岭上收田,雷雨突至,其子只背妻子进塔躲雨,而置老母于不顾。结果惹怒雷神,将其双双击毙,死后化作骷髅花,七窍具存,至今山谷中仍可见到。

砖塔岭社区周围古迹众多,岭东有“金壁洞”“银壁洞”“聚钱洞”等。北方山谷中的铁瓦殿是崂山著名的古庙宇,其神奇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因境僻地偏,年,砖塔岭整村整迁至山下公路旁,从此结束了深居大山数百年的历史。

——民俗风情记忆——

「蓬岛仙踪」

-南窑社区-

南窑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东南方的半岛上,由南窑、幸福村、烟云涧3个自然村组成。远处群峰四围,村前大海浩淼。西侧的登瀛湾沙滩平缓,港湾深湛。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很早便成为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

早在唐代,即有方士羽流在这一带活动。据称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中所言“食枣大如瓜”的安期生,也曾在附近的海岛上逗留。村南海边的“点将台”为北魏王伯恭聚众起义处;一片俗称“莲花盆”的礁丛传为“狐仙”居所。对面海中的徐福岛,据传是徐福率三千童男女为秦王寻仙药的出发地。他们当年乘船出海的那个“东乘口”又名“福塔流”,传说下面的海沟中藏有珍宝无数。村西北的烟云涧为古时游览巨峰的门户,建于元代的“寿阳庵”是巨峰前麓“铁瓦殿”的脚庙。门前旧有一玲珑剔透、俗称“狗窟窿石”的海蚀岩,传为当初二郎神所留,附近还有“青龙庵”等遗址。

“遥观海上有仙家,楼倚群峰住赤霞。来就青苍息嘉树,道人于此饭胡麻。”古人的诗句,像一个个路标,引领后来者到此探幽寻仙……

——民俗风情记忆——

「古寺潮音」

-栲栳岛社区-

栲栳岛社区坐落于沙子口街道驻地东南的半岛上,东邻登瀛湾,西面隔山与沙子口湾相望,由多个自然村组成。村后青峰如屏,门前大海似镜,地理位置独特,占尽山海风光。

这里最早的居民是清道光年间从登瀛村迁来王姓先民,但栲栳岛社区的历史可远追东晋。东晋义熙八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乘船归国,在海上遭遇风浪,最后在此登陆。宋代时,人们为纪念这位西天取经的先行者,便在法显当年的登陆处修建了一座佛寺——石佛寺(潮海院),后又于明万历年间重修,内祀如来,西廊设娘娘祠。该寺环山傍海,松竹繁茂。看云听涛,无不相宜。昔日,每逢正月十六日庙会时,各种卖杂耍、小吃的摊贩摩肩接踵,居民们在这里踩高跷、扭秧歌,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民俗风情记忆——

「山高水长」

-大河东社区-

“险巇过来峰渐平,忽闻鸡犬两三声。临歧不辨东西路,问柳寻花自在行。”大河东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东北方的巨峰脚下,由大庵子、三岔、蛤蟆涧、荆条涧、椒涧、凉水河、迷魂涧、水场子等自然村组成。发源于巨峰西侧的凉水河穿村而过,一道石坝横亘东西,碧波荡漾,高峡出平湖。

步入村口,但见岚影山翠,渐觉幽深。村北茶涧中有座古庙宇“三元宫”,院中的一株“天女木兰”为胶东地区所仅有,传为花木兰死后所化。附近的“白鳝湾”清澈如碧,深不可测,据说直通东海龙宫。

“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丘处机笔下的崂山,与大河东村的地貌十分相契。因涧峡清秀,林木幽邃,这里曾是达官贵人的青睐之地。德侵占胶澳时,曾在村后深谷中建有“尹伦娜”旅馆,并沿途刻石为记,至今仍有数处保存完好。

大河东人虽身居仙源,却并非不问世事,而且每每走在时代前列。十九世纪末,朱氏兄弟创建的“华美汽车修理厂”,乃山东省首批民族企业之一。其培养的汽车驾驶维修人才,曾为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做出贡献。抗战时期,这里还是当地抗日武装的根据地,“青保”与日寇的很多重要战斗都发生在村子附近。

——民俗风情记忆——

「登瀛梨雪」

-小河东社区-

小河东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东侧,由小河东、黄崖、东坡、梧桐涧等自然村组成。三面群峰似屏,村前大海无垠。春天到来桃红柳绿,金秋时节梨果满枝。

“山渐崒嵂径渐斜,一片白云入紫霞。万树梨花千顷雪,不知花里有人家。”诗中所描述的,便是旧时青岛十景之一的“登灜梨雪”。时过境迁,虽然如今盛况不再,但村东条子山前,百余株老梨树新枝勃发,愈老弥坚。暮春花放,玉蕊琼英如万顷雪海,近年已渐成网红打卡地。

小河东社区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村中旧有“关帝庙”和“钟鼓楼”,元宵节期间挂满彩灯,热闹非凡。村西河上有座可通车马的石桥,为清嘉庆年间村民王得原个人出资所建,其善行义举传诵至今。村里那株树龄达余年的木梨树,则演绎了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动人传说。

——民俗风情记忆——

「海色岚光」

-前登瀛社区-

前登瀛社区坐落于巨峰脚下、被称之为“陡阡里”的洼地中心位置。东与小河东社区一河之隔,西与岭西社区为邻,村南膏壤千亩,北与后登瀛社区街市相接。

登瀛旧名“登窑”,相传明永乐二年,当地先民迁徙至此,但见青山三围,南方大海如玦,遂决定在此安家。因当时附近山上有许多炭窑,即以“登窑”作为村名。年,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根据徐福东渡由此出发去往瀛洲的传说,将其改为“登瀛”。后随着人口增长,于年划分为前登瀛和后登瀛两个村子。

过去的登瀛村,是崂山发展较早的村市,村前的登瀛湾为清代著名的码头,帆樯林立,货栈栉比,当地所产的梨果、花椒、木炭等大宗货物均在此装船运往江浙等地。村中建于清宣统三年的基督教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抗战时期,这里是“青保”的主要活动基地,发生在村前的“石屋岩”战役,为崂山抗战史上的重要一战。

——民俗风情记忆——

「碧水青山」

-后登瀛社区-

“崂山脚下登瀛村,面海环山傍丘林。”曾任山东省副省长、著名诗人余修(鲁灵光)年来此考察时所写的诗句,画龙点睛,道出了后登瀛社区的特点。

后登瀛社区三面环山,村前是一望无际的“登窑洼”,远处汪洋中,著名的徐福岛与之隔海相望。发源于团崮顶的小河东河顺涧而下,在登瀛北涧中被一道石坝拦住,静若明镜的登瀛水库倒映着青松奇峰,蔚为壮观。

“崎岖尽处落平川,松圃椒梨接稻田。三面峰峦一面海,千重竹树百重泉。屋多跨水斜分径,帆远依山高入天。此是东崂名胜地,教人错认武陵仙。”后登瀛社区山清水秀,村西山坡上有段表土,因早中晚光照不同而山色各异而得名“三黄山”,相传汉代张良曾在山中隐居。清代曾有高人埋名居此,静室一联曰:“无钱结客能倾胆,有剑酬知未为贫”,后遂不知所终,但其留下的典故却代代相传。

——民俗风情记忆——

「东海增辉」

-岭西社区-

岭西社区东接前登瀛,西邻西登瀛,北依三黄山,村南一马平川,海光潋滟。

岭西社区周围峰峦耸立,青松如黛。“皇(望)乡台”上大石磊叠,中空如厦,为旧时先民登高望远、思念故乡之所。村后“水涧”清溪潺潺,四季长流。涧东的“船石”可保佑村人来往于海上时不遇风浪;西坡的“马口石屋”则预兆村中六畜兴旺。

岭西人祖辈克勤克俭,崇尚纯朴。村容村貌整洁,房屋整齐划一,街道经纬分明,故当地历来有“看街道上岭西”的说法。村中建于清道光十八年的王氏家庙,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村民喜爱文体活动,村民王秀婷为国家级运动健将,曾21次获得中长跑全国和亚洲冠军,6次打破亚洲纪录。

——民俗风情记忆——

「长涧翠谷」

-西登瀛社区-

西登瀛社区位于陡阡口东下、崂山路以北,东、西、北三面群峰簇拥,东南方是浩渺无际的大海,发源于蝎蜇涧的西登瀛河穿村而过,将村子一分为二,称之为南庄、北庄。因位于登瀛村之西,故名西登瀛。

西登瀛社区涧深谷秀,清波如练。先辈虽“力于农亩,无暇诗书”,但却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其孝悌谨信、守礼学文、忠厚传家的祖训代代相传。村中各姓氏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

改革开放以来,西登瀛人打破之前以农、果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茶叶种植和观光农业,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万里江茶场、百雀林农业观光园等正成为崂山生态游的亮点。

——民俗风情记忆——

「千帆竞渡」

-沙子口社区-

沙子口社区位于南九水河入海处,两侧山峦拱卫,水平浪静,形成一天然良港,洁白细腻的沙滩呈半月形展开,故称沙子口。

作为街道政治文化中心,沙子口自古至今都属繁华之地。据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沙子口便已形成简易码头,人们在此进行捕捞作业和海商贸易。清代咸丰之后,随着花椒和窝梨的种植,这里更是舟船云集,货栈辐辏。同治年间,董氏和王氏先后来此定居,后客商增多,渐成市镇。

因码头周围的货栈做的都是与海相关的生意,清光绪年间,商家集资在原村西北空闲处筹建了一座天后宫。每逢正月十五庙会时,踩高跷、舞狮子、唱大戏,十分热闹,各种卖小吃和“杂把耍”的摊位鳞次栉比。至年,又建起了“承化坛(青云观)”。年,随着沙子口大桥的建成,东西交通愈加便利,人们纷纷来此交易,形成沙子口集市,并于年获得官方正式认定。

现在的沙子口,已经从昔日的小渔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山海新城。村后新楼鳞次栉比,村西广场绿树成荫,清澈的大海平静如镜,石砌的防浪坝宛若长虹。村东的“杏树湾”建有国家级中心渔港,以传承孝道文化为主题的“沙子口鲅鱼节”,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这一切,正应了刻在海边巨石上的文字——沙子口是个好地方。

——民俗风情记忆——

「奇石簇拥」

-段家埠社区-

段家埠社区东靠山岭,西北与戴家埠社区相邻,北与董家埠社区接壤,西南是平坦肥沃的“崂山洼”,南九水河从村前缓缓流过,河中的仙胎鱼和绒毛蟹为崂山著名特产。

据记载,明洪武末年,宋氏先祖来此定居,名曰“东埠疃”。永乐二年,段氏先祖由“小云南”迁徙至崂山登瀛洼安家,不久来此定居,并人丁兴旺,很快繁衍成村。至明万历年间,在官方的文献中,以段姓命名的“段家埠”已替代了旧村名“东埠疃”。

段家埠社区周围遍布奇峰怪石,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呼雷石”“云彩石”会预测风雨;“饽饽石”“狗头石”能荫佑村民;“蛎爪石”“元宝纂”有着美丽的爱情传说;“渔鼓筒”“垛垛石”讲述了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此外还有冬暖夏凉的“后洞”“南石屋”等天然石窟,古老的“关公庙”至今犹存。而在村东“雨林谷”原址上改建的“崂山书院”,则以其浓厚的传统文化,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人。

段家埠社区历来注重教育和科技。早在20世纪30年代,村民便集资修建学校培养人才。民国时期,该村为“中国梨树栽培中心区”,其果园一度成为青岛市“梨树栽培特约农田”。70年代初,村农技队曾自主培养出“青农一号”“青农二号”等地瓜新品种,在全县推广。出自该村的革命烈士段景钦,年即加入了党组织,并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被捕后于年在济南英勇就义,其英雄事迹流传至今。

——民俗风情记忆——

「青山四围」

-董家埠社区-

董家埠社区西邻戴家埠社区,南与段家埠社区相衔,“平顶山”与“老雕崮山”如展开的长臂,将村子环抱于一片新月形的平地之间。明朝初年,董氏先祖由小云南辗转来此立村,因村前有一山埠,故名董家埠。

董家埠社区自然环境优美,东北芙蓉山上长满野芙蓉,初夏季节花开如云。山巅数块大石相抱相拥,状若荷花盛开,又似几位老者围坐闲谈,把酒话桑麻。西北巨石远眺如凤凰卧栖,俗称“凤凰崮子”。村北“后楼山”中建有水库,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万绿丛中。而村东的“平顶山”,则以顶部平削的特色,独树一帜,成为出海捕捞的渔民归航时的天然航标。

董家埠人喜文重教,建于年的学校至今保存完好。村里的锣鼓队、高跷队闻名乡里。昔日村民以农耕为业,现在则广辟财源,百业俱兴。

——民俗风情记忆——

「蓑衣之乡」

-戴家埠社区-

戴家埠社区北依绵延起伏的山峦,东邻董家埠社区,西与于哥庄社区一河之隔。村南田野广袤,阡陌纵横,与远处的沙子口湾遥遥相望。

明朝万历年间,戴氏先祖来此安家,见村后一土崖高耸如埠,遂以戴家埠称之。至清代康熙年间,段氏八世祖亦迁居于此,戴、段两姓按世系排辈论序,长幼尊卑,和谐相处。

戴家埠人有好文喜武之传统,过去正月里的各大庙会上,跑驴、跑旱船等是戴家人的拿手好戏。“听到戴家锣鼓响,闺女媳妇快下炕”这句顺口溜,便是对戴家埠民间艺术的真实写照。清末民初时,村里曾有专门的武术馆,青壮年们个个都会耍枪弄棒。

戴家埠社区有种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传统手艺——编织蓑衣。每到夏季,男人们就进山割一种十分柔韧的“勒子草”,女人则在家编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产业曾达到巅峰,而且主要销往海外,为国家换回了大量外汇。

——民俗风情记忆——

「碧水环绕」

-于哥庄社区-

于哥庄社区东靠戴家埠社区,西邻南宅科社区,由于哥庄、北夼两个自然村组成。南九水河缓缓流淌,伴着游鱼蛙鸣绕村而过。著名的“小崂山”双峰耸峙,像屏风立在村南。

明永乐年间,宋氏先祖来此安家时,这儿已有于姓居住,故名于哥庄。后孙、曲、彭等姓氏相继迁来,后村里虽再无于姓人家,但仍沿用原来的村名。

于哥庄居民旧时虽以农耕为主,但村民侠肝义胆,豪爽善武。清光绪年间,崂山某庙宇中一白姓恶道恃强凌弱,强占民山,惹起众怒。以该村村民宋京士等为首的各村乡民联合起来与恶道奋力相搏,并乘机砍伐庙宇林木。此事虽惊动官府,却以乡民胜诉而告终。这一时称“伐山”的义举,后来被胶州人编成《太宫霸》一剧,在胶东地区广为上演。清末民初时,村民宋启云在沙子口码头不畏强暴、勇斗渔霸的故事至今仍在村民间流传。

——民俗风情记忆——

「极目烟波」

-东姜哥庄社区-

东姜哥社区村位于沙子口街道西侧,村西与村北峰峦逶迤,崂山路从村南经过。全村以曲姓为主,村子雄居高埠,旧称“东崖”。四周视野开阔,东眺崂山诸峰高及云际,南望浩瀚黄海远波天外。

相传,明代初年,曲氏一世祖“江”由云南大槐树迁来此地,时称“江哥庄”,后演变成姜哥庄。年将村子一分为四,因该村居东,故名东姜哥庄。

东姜哥庄社区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昔日,村东路边立有十余方被当地人称之为“帽子碑”的高大石碑,碑额雕有龙头、圣旨图案,碑文记载了先辈们的功绩,可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东姜哥庄居民昔日以出海捕捞鱼虾为业,他们在长期的海上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用“挂子网”捕捞鱼虾的技艺远近闻名。改革开放以来百业俱兴,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民俗风情记忆——

「村外渔歌」

-西姜哥庄社区-

西姜哥庄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西南方,依山面水,村前大海碧波万里,岛屿飘渺,渔舟点点。村子周围姿态各异的“三大石峰”,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西姜哥庄社区居民以王姓为主,居民有重视教育、喜好文化艺术之传统,八世祖王邦直为明代著名的音乐家,其音乐专著《律吕正声》被编入《四库全书》。旧时村里的梆子戏班,是渔民祭海仪式时最受欢迎的节目,而且还远赴平度、胶莱等地演出。“村周郁郁桑柘荫,日暮百鸟摆歌阵。地瓜伸蔓渔收网,王曲爷们共乐春。”古人的诗句,记载了昔年的盛况。

西姜哥庄社区旧有南海观音大士庙,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这天,附近村子渔民举行“请龙牌”祭海仪式,巡游结束时要将“龙王爷”和“天后圣母”的“灵牌”请到庙中供奉,待次日大海退潮时方送回沧海观中安放,形成了深厚的渔俗文化。

——民俗风情记忆——

「坐观沧海」

-南姜哥庄社区-

南姜哥庄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办事处东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崂山路穿村而过,自然风光秀丽。因位于整个村子南侧,旧称“南头”。

南姜哥庄社区不但拥有优良的港湾,而且崂山沿海著名的庙宇——沧海观,即位于该村东侧海边。该庙俗称海庙,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每年正月十三日庙会时,当地渔民聚集于此,焚香祭拜,燃放鞭炮,热闹非凡。

南姜哥庄靠海吃海,数百年来,他们在与风浪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用“坛子方网”捕鱼技高一筹。居民虽历代以出海捕捞为业,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清代道光、同治年间,该村塾师曲丰伟所设的塾馆闻名乡里,其弟子中不乏身居要职和有大成者。

——民俗风情记忆——

「海阔天高」

-北姜哥庄社区-

北姜哥庄社区位于小崂山南侧,崂山路从村前经过,村子居高临下,万里沧溟尽收眼底。

北姜哥庄社区居民以王姓为主。据记载,明洪武年间,王姓先祖迁徙至此定居。村子坐落于台地之上,北依烟台山,南邻滔滔黄海,海产资源丰富。先民们就地取材,上山砍来圆木绑扎成木筏,在近海用“圆网”捕鱼。后来随着捕捞工具的改进和技能的提高,逐渐去往江浙一带进行远洋捕捞和贸易,去时满载当地特产,归来鱼虾满舱,获利颇丰,一时成为富庶之地。

——民俗风情记忆——

「钟磬醒梦」

-石湾社区-

石湾社区东靠烟台山,西与中韩街道午山社区接壤,北依鹧鸪山,东南毗邻姜哥庄社区,西南方的黑尖山雄峙如屏。村子群峰三围,远离烦嚣。明代永乐年间,曲氏二世祖从姜哥庄迁此安村,因村旁河床上有一碗状蚀洞,清泉汩汩大旱不涸,因此取名“石碗村”,后演变成“石湾”。

石湾人勤劳节俭,昔日种地捕捞,自给自足。此外,村民还精于织布机制作工艺,产品畅销不衰。村中的柳腔剧团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在各级汇演中获奖。村西北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大士寺为潮海院之脚庙,明万历年间进士、即墨人蓝田来此游览时有诗赞曰:“古庙正倚黑尖山,居民来就水泉甘”。该庙于文革期间被拆毁,现已修复一新。

石湾人具有强烈的护村守土的意识。因历史上曾屡遭倭寇和土匪劫掠,他们在黑尖山的险要处垒砌壕堑,作为避难之所,并用滚石檑木做武器,与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战时期,石湾是崂山抗日武装的根据地之一,作为进出市区的主要通道,很多战斗都发生在这里。

——民俗风情记忆——

「魏晋遗风」

-南崂社区-

“蓬莱之山乱插天,大崂小崂青可怜。”翻阅古人游览崂山的诗文,经常会见到“大崂”与“小崂”相提并论。其中的“小崂”,指的即是位于南崂村西的“小崂山”。

南崂社区李姓先祖于明永乐年间由“小云南”迁往山东,后辗转多地来此定居。村以山名,即以“小崂山村”称之。年为度饥荒,分成“南崂”和“中崂”两个村子。

“小崂山”主峰“烟台顶”因明代防倭寇入侵所设烽火台而得名,山顶有落款为“晋泰安二年”的古代刻石,其书风正由汉隶转向魏碑。可知早在多年前,南崂社区周围便有人迹了。这处崂山地区年代最久的刻石,为研究崂山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民俗风情记忆——

「春山如屏」

-中崂社区-

中崂社区南与南崂社区一街之隔,北与北崂社区相邻,村东是平坦肥沃的“崂山洼”,村西“小崂山”林木葳蕤,异卉满坡。山顶除“烽火台”和“石围子”等古代海防遗迹外,嵖岈的乱石间还有个巨大的土堆,相传为古代一女侠和她所骑白马的埋骨之处,另有一说是山下村子里的抗倭英雄王虎的坟墓。

中崂社区以李姓村民为主。清朝中期,刘、曹、王等姓相继迁入。当年先祖来此立村时所开挖的水井,至今清澈如故。村民崇文尚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名闻乡里。

“漠漠村烟起,离离岭村齐”,这是古人笔下的小崂山村景。如今,那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景渐行渐远。现在的中崂社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呈现出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美丽画图。

——民俗风情记忆——

「平畴沃野」

-北崂社区-

北崂社区西依青山,东临平洼,膏壤千亩,物华天宝。

北崂社区居民以胡姓为主,其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云南徙居青州,后代开枝散叶,分居各处。该村胡氏于明正德年间从北龙口迁到著名的“小崂山”下立村,因该村位于北侧,故名“北崂村”。

北崂社区又称“胡家崂山”,崂山历史上曾留下“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等名言的胡峄阳为其十世祖。居民秉承祖训,为人处事不墨守成规,既善于变通又不失礼节,深得峄阳精神之精要。

北崂社区土地肥沃,早在年即被确定为蔬菜种植专业村。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大力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农工商全面发展,其“北崂牌”崂山茶闻名遐迩。

——民俗风情记忆——

「千朵石莲」

-南宅科社区-

南宅科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驻地北,东、西分别与于哥庄社区和彭家庄社区为邻,北与松山后社区接壤。“东望崂山,西靠莲花山,北依鲁度山,村前有个莲花湾”。这句流传至今的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南宅科社区的地理特征。

因最早在此居住的姜姓家族后人中过科举,即以“宅科”为村名,不久,姜姓中一支北迁另立新村,这里改称“南宅科”。明万历年间,宋氏祖从于哥庄迁来定居,随后其他各姓相继迁入。

南宅科社区村前过去有座供奉关帝的“薛家庙”,传为明建文帝统领高中建之部将薛成龙来此隐居时所修。薛氏家族不久被永乐帝满门抄斩,但留下的庙宇仍得到村民用心呵护,得以香火连绵,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一庙会时人如潮涌。该庙年更名为松阳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

因处于交通要道,南宅科社区自古便属军事要地。村后山巅修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围子顶”,是当年防范倭寇入侵的重要设施,历经年风雨侵袭,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南宅科人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有力见证。

——民俗风情记忆——

「满目空翠」

-彭家庄社区-

彭家庄社区北依莲花山,南靠午山,李宅路穿村而过。其地两山对峙,中间突起一巨大“鳌石”,东西狭长状若莲蓬,村子即坐落于莲蓬之上。

据记载,彭氏先祖于明永乐年间从云南迁居于哥庄,至五世祖又来此定居,故名“彭家庄”。后其他各姓相继迁入,渐成村落。

彭家庄人历来重读书,崇礼仪,居民喜爱文体活动。早在百年前村中就有拳坊,传授村民学拳习武。村业余剧团排演的剧目在当地颇受欢迎,其高跷融入了各种传统武术动作,表演起来别具一格。

彭家庄社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居民安居乐业。村南山含有黄金、石英矿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曾组织人员进行过开采。

——民俗风情记忆——

「曲径通幽」

-坡前沟社区-

坡前沟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西北方,绵延起伏的群峰横亘于村前,北与枯桃社区接壤。“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房舍依据山势走向而建,偏而不僻,深而能静,独具特色。

坡前沟社区的居民皆为曲姓。据记载,明初,曲氏先祖从云南大槐树里头迁居即墨,后移居姜哥庄,其八世祖为躲避苛政,减轻家族重负,率二子从石湾村迁此隐居,垦荒造田,自食其力,后繁衍成村。

抗战时期,坡前沟村因西近市区,东接崂山,作为周转枢纽,成为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基地。抗日军民积极配合,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坡前沟社区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过去农闲季节,居民经常组织起来踩高跷、唱柳腔,除自娱自乐,还到周边村子及部队驻地演出,并代表公社去县里汇演,颇受好评。

——民俗风情记忆——

「青松如黛」

-松山后社区-

松山后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办事处西北方,南九水河从村东缓缓流过,西依山峦,南邻南宅科社区,北与汉河社区相接,李沙路穿村而过。村子周围群峰屏立,苍松满山,坡上遍野杂卉,谷中飞瀑如帘。

松山后社区历史悠久。明永乐年间,曲氏先祖兄弟三人由小云南来此立村。在他们到来之前,曾有高氏在此居住,至今村南尚有“高家门口”遗址。最初的房屋依据山势而建,高低村落,朝向不一。因位于“松山子”之后,故名。

松山后人具有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早在民国时期,他们便走出村子,去沙子口设立渔行,到青岛市区开办汽车行等。新中国成立后,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除了发展农果业外,还兼营打铁修镢、粉丝加工等副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百业俱兴,成为当地的经济强村。

——民俗风情记忆——

「玉清福地」

-汉河社区-

汉河社区南靠松山后社区,北临西九水社区,西南方与南龙口社区隔山相望。南九水河穿村而过,将村子分为河东、河西两个自然村。

汉河社区坐落于谷地之中。“河水映带,秀峦耸峙,形势冲要。”居民以张姓为主,其先祖为南宋代抗元名将张世杰。张世杰殉国后,其后裔散处各地,后其中一支于明初由即墨泊子迁来此地定居。

“汉河东去玉清宫,径在松阴宛转中。瓦是琉璃阶是玉,二崂观宇独称雄。”汉河村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位于村东山脚下的古庙宇“玉清宫”,又称“汉河庵”,是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一,每逢正月初九庙会时,小贩云集,村民家中宾客盈门,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抗战时期,日寇在该村建有碉堡,居民深受其害,年,该碉堡被“青保”拔除,村西山崖上“光我河山”等石刻,详细记载了战斗过程,其遗迹至今犹存。

汉河社区集体力量强大,人才辈出。汉缆集团为改革开放以来村办企业的翘楚,董事长张思夏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民俗风情记忆——

「龙凤呈祥」

-南龙口社区-

南龙口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西北,东与汉河社区相邻,西与牟家社区相望,南依群峰,北与北龙口社区接壤。九水东路从村中穿过,居民以许姓为主。

据记载,明初,许氏祖从云南迁即墨侯家庄,二世祖复迁此立村。周围山势蜿蜒起伏,两条南北走向的山岭宛若长龙,在村东束住,形成钳口,故名龙口。

南龙口社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东北山巅有一俗称“太太纂”的奇石,状如凤冠。村南山上的龙王庙,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相传天旱求雨十分灵验。诸此种种,更给村子增添了传奇色彩。

南龙口社区居民牢记祖训,读书明理,克勤克俭,开拓进取。抗战时期,担任“青保”特务大队大队长的许京武智勇双全,其夺枪支、抢布匹、神出鬼没打鬼子的传奇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昔日南龙口社区以农耕为主。改革开放以后,社区积极招商引资,成为企业家投资的热土,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等企业蜚声中外。

——民俗风情记忆——

「人杰地灵」

-北龙口社区-

北龙口社区坐落于沙子口街道西北侧,东与南九水隔山相望,西与李沧区于家下河相邻,南邻中韩街道牟家社区,北与北宅街道沟崖社区接壤。张村河从村中缓缓流过。因位于一形似龙口的巨石北面,故名“北龙口”。

据记载,明代初年,胡姓先祖迁徙至此,见这里山高林密,花草丛生,平滩肥沃,水源充足,遂定居下来,垦地建房,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北龙口社区东倚崂山,西邻平畴,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清代崂山大儒胡峄阳为北龙口村胡氏十世祖,村民秉承祖德,耕读传家,诗书继世。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兴起,给昔日以农耕为主的北龙口社区带来生机。传统的木器加工业发展迅速,产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社区的支柱产业。

——民俗风情记忆——

「水绕山回」

-西九水社区-

“落落山村绝点尘,桑麻鸡犬一时新。此身疑是武陵客,探得桃源好避秦。”这首前人所写的七言古诗,描述的即是西九水社区一带的美丽风光。

西九水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北部,由6个自然村组成。明初,刘氏先祖从云南迁此定居,因其内有九道溪流,遂以“九水”为村名。清代乾隆年间,时任翰林大学士的刘墉来此游览时,认同南九水刘姓与其属同一宗亲,回京后派人送来御赐匾额和一对包金灯笼和修缮家庙的银两。这些珍贵的文物于文革期间被毁。

西九水社区山环水绕,将军石、凤凰嘴、点将台、将军盔、鹁鸽窝等奇峰怪石远近闻名。村南的观川台为洪述祖别墅遗址,其子、著名剧作家洪深曾以此为背景写成电影剧本《劫后桃花》,上映后轰动一时。

——民俗风情记忆——

「清流急湍」

-东九水社区-

东九水社区位于沙子口街道北部。旧时与其他三个村子统称九水村,年划分时,因该村地处南九水河东岸,故名东九水。

东九水社区风景优美,层峦叠嶂,景僻地幽。村东北的“水场”涧溪环绕,流泉汩汩,飞珠溅玉。著名的小崂顶近在咫尺,村西建于年的双孔石拱桥横跨两岸,成为东九水村的标志性建筑。

东九水居民历来喜爱文体活动,其祖先刘玉门创立的梅花长拳闻名遐迩,至今仍在居民中流传。年,该村数名女青年加入女子篮球队,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农民篮球比赛,取得第六名佳绩。

——民俗风情记忆——

「林壑千重」

-大石头社区-

大石头社区位于南九水河北岸,陡涧山西北。东邻大石社区,西接东九水社区,发源于崂山西南麓的南九水河从村东流向村西。据记载,清道光年间,刘氏先祖从西九水村迁此定居,因其村东有两块分别称之为“太师椅”和“二起楼”的象形石,故以大石头为村名。

大石头社区远离尘嚣,景色如画。村子四面环山,峰峦连绵起伏,青松满坡,怪石嵖岈,姿态万千。村中能工巧匠甚多,昔日村民以从事石料开采加工为主,如今则大力发展林果业,是著名的“樱桃之乡”。

——民俗风情记忆——

「十里画廊」

-大石社区-

大石社区坐落于南九水的深山峡谷中,山石林泉,如展画卷。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台柳路,像一条玉带从村子蜿蜒穿过,大石村水库宛若翡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相传,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刘氏十三世祖从九水村循河北上,在“礤哒石”旁安家,不久其他各姓相继迁来,渐成村落。

大石社区古迹众多。水库北岸旧有龙泉观,相传建于明初。台柳路上的弹月桥、钉子桥、把刀桥古道沧桑,虽历经百余年风雨侵袭,却仍坚如磐石。尤其是位于村头的“弹月桥”,拱形的桥洞如一轮明月从水中弹出,平添几分诗情画意。“猪头石”“船头石”“靴子石”“大刀石”等奇峰怪石惟妙惟肖,远近闻名。

大石村人心灵手巧。上世纪50——70年代,村中先后有多名石匠被选拔到北京,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工作。进入新时代以来,大石社区居民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握惯了锄头、锤把的手,又拿起画笔,“大石水彩”,正描绘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民俗风情记忆——

「万峰叠翠」

-龙泉社区-

龙泉社区原属大石社区所辖,山深林密,景色旖旎。

清道光年间,龙泉村人的先祖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来到崂山深谷为富户看山,开疆辟土,修建家园,后繁衍成村。年,因修建大石村水库,处于淹没区的部分村民迁至山下另立新村,初称“大石新村”。年成为独立行政村时,根据村中曾有龙泉观之故,命名为“龙泉村”,为沙子口街道最年轻的村子。

现在的龙泉社区位于南北龙口社区中间的小高埠上,三面环山,西邻张村河,九水东路从村前经过。交通发达,环境优雅。

走出大山的龙泉村人,生活环境变了,但善良淳朴、勇往直前的优良品德没变。他们一如既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幸福家园。

——民俗风情记忆——

「峻岭摩天」

-竹窝社区-

竹窝社区位于巨峰西侧、南九水河上游,群峰拱卫,环境幽静,房屋临涧,修竹万竿。

竹窝社区由寨上、柳树台、降云涧、竹窝、王子涧5个自然村组成。清乾隆年间,段氏先祖由段家埠村迁此定居,因当时村西山上有一个野猪窝,故名“猪窝”。年,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从此经过时觉得其名不雅,见附近山上长满翠竹,遂将其更名为“竹窝村”。

作为中国第一条汽车公路——台柳路的终点,二十世纪初德国侵占胶澳期间,德人在此大兴土木,别墅、饭店、教堂等一应俱全,达官贵人来此旅游度假,偏僻的山村一度热闹非凡。然而殖民时代的繁华如过眼烟云,年,日德在此发生激战,这些风格迥异的别墅洋楼均毁于侵略者的战火。

过去,竹窝村以农耕为主;改革开放后,村民大力发展林果业,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金山银山花果山。

艺术家简介

YISHUJIAJIANJIE

王明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崂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崂山区文艺智库专家,青岛市首批农民艺术家,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出版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合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刘德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市崂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青岛市拔尖人才、九三学社社员、北京人文大学客座教授、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先进个人,青岛盛世兰亭书画学校创办人。

主要艺术经历: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三等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王羲之奖”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首届楷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全国第二届楷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书法大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力量

全国扶贫书法大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永远的丰碑”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兰亭西楚荟”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书法家精品邀请展”;

“兰亭群星荟岭南”全国书法精品邀请展;

山东省文学艺术最高奖—第七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委、省政府);

第七届山东省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郑道昭奖”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年于北京81美术馆成功举办“好风相从—刘德先、孙东波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青岛崂山太清宫等机构收藏、刻石。

来源:崂山文艺

原标题:《崂山百村美语书法云展:“沙子口是个好地方”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