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寒食林读碑记
2022/6/6 来源:不详寒食林读碑记
何为芸香?我没见过,据说芸香可以驱除书蠹,历来为读书人藏书之必备。黄州芸香楼建在高阜上,现在是“黄冈市遗爱湖美术馆”,为遗爱湖风景区之制高点。此阁刚竣工,雕梁画栋,涂饰一新,远看形似精简版的滕王阁。台墀前的两幅高浮雕荷花图,尤为精美。早春登临,骤雨初歇,底边框上自然形成积水,正在荷梗与鹭鸶立处,凌波微步,虚实相生。然而,楼门紧锁,未能登楼远眺,只在基座上,绕楼一圈,环视黄州城。但见层楼栉比,云树藏露,又游人三五,天气清旷,不禁耳目一新。
芸香楼下,是寒食书法碑林。寒食碑林是以苏轼为主题的书法碑林,其规模堪为国内之最。勒石刊刻的作品,是从“东坡遗韵?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多幅作品中精选66幅,对应东坡享年66岁,精心设计制作而成。其书写者为中国书协理事以上的著名书法家,所书内容是与东坡相关的诗词名句。这批书法名作,多年前曾看过原作,但常读常新。但见松竹奇石之间,篆隶楷草行五体兼备,墨线飞舞,翰墨神逸。徜徉其间,吟哦指认,辨读玩味,不禁兴味盎然,应接不暇,奇石与墨线相合,花木与诗词相契,又造以小景,移步有景,景景不同。碑林的观赏流程设计很讲究,既能一一赏读,又不重复缺失,一路走来,轻松惬意。名家书法,与苏轼诗词,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更显诗意深邃,墨韵悠长。
特别是苏轼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我曾临写研读数十遍,自认为了如指掌,而当站在摩崖刻石版寒食帖前,仍再次震撼。整幅作品,犹如一台沉郁的交响乐,所有的孤寂与悲愤,却以一个“起”字戛然而止,余音绕梁,挥之不去。黄山谷在寒食帖后的跋语:“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其字则长枪大戟,势若奔雷,观之,精神为之一振;读之,胸襟为之一宽。紧随其后的董其昌跋语,则秀劲雅致,三位大书法家的墨宝并与一壁,各有擅长,相互补充,品之再三,韵味无穷。现代名家的书法也好,他们书写的苏轼诗词也好,以前读是读过了,过眼不过心,未见其真好,近来我也尝试胡诌词句,深感诗词非小道,非大家所不能为也。此番在碑林再读苏词,对东坡居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像那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更是词意通达,节律浑成;且字字珠玑,字字孤寂,非大深情、大孤独、大境界者,不能得此句也。
出碑林,路遇一个宋式庭院,此院题额“景苏苑”,但见粉墙黛瓦,素雅清净,像一首宋词那样精巧可喜。院内地砖,尤见匠心:青砖竖列铺排,如同词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生了几许青苔。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古意盎然。住在这样的精舍小院里,青灯读书,纸窗品茶,月明曳杖,雪晴作画,如此风雅,堪比神仙!想今人居摩天高楼,仍是可怜的笼中鸽而已。
从小院出来,步入遗爱小梅林。花期已过,只有少许开放。大多为粉红梅,深红七八,白绿三二。而我最爱的是白梅和红梅,粉白的,总觉俗艳。步入树下,拈起一枝细看取,红粉如妆蕊似珠,红梅贤淑,可为贤妻;白梅纯洁,正是爱女;而鹤,自然就是稚子——不过只是想想,我做不了林和靖。我见梅花多妩媚,却欲辩忘言,想到苏轼“海棠虽好不吟诗”,既道不出,那么不说也罢,怀着一腔欣悦,且缓缓归矣。
作者简介:
杨文斌,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协、书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黄冈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冈市作协秘书长,黄冈市文联东坡文学艺术院副院长。文学作品发表于《散文选刊》《湖北作家》《长江丛刊》《新作家》等刊物,发表字数约30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丹青余墨》,编辑或合编并出版《游在黄冈》《黄州有座遗爱湖》等书籍。
主播简介:董秀萍,黄冈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听见》栏目由黄冈市作家协会与黄冈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办。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