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从这首词里找到多少中药药名词
2022/5/30 来源:不详环孢素软胶囊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187.html
药名词,是以中药名为词汇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与中医药交融产生的文化现象。药名词在语言运用上颇有新意,富有趣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今天,我们来赏析辛弃疾的一首药名词,在感受作品情感的过程中,试着找寻词句中的全部中药。
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
[宋]辛弃疾
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育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品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因为友人擅长医术,故应景采用药名填词招呼好友一起游览景色。全词通过写眼前的山、风、雨、松、竹等自然景物,寄托着词人对往昔坎坷不平道路的情思,抒发了内心世界的愤忿。结尾处以松竹为喻,抒愤懑之情。松,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傲而不屈,象征着作者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竹,弯而不折,折而不断,直而有节,体现了作者清雅高洁的特质。除了好友与松竹,再难有共话凄凉者,深刻表达了作者报国壮志难以实现的苦闷,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甘寂寞的激越情感。识药
作者在这首词中,把多种药名巧妙地嵌于词中。直接使用了药名,一目了然: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常山:涌吐痰涎,截疟。甘松: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常山以谐音的方式“隐入”于词句中,增加了不小的辨识难度:雨余凉(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知子(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子草(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海早(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栀子总结
药名与词意,浑然一体,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首词充分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水平和嵌入药名修辞的高超技艺,词中巧妙地嵌入了十余味中药名,蕴藏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参考文献:陈贻庭.药名文学的源流、传承原因及评价[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85-89.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上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文冯康编辑
蔡璟栩审校
赵丽、莫嘉婧、兰岚、赖佳红责编
陈秋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