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越南使臣对于中国文化涉猎十分之
2023/4/11 来源:不详引言
清朝时期,越南使臣对于中国文化涉猎十分之广,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清史列传》记载:“戴衢亨,江西大庾人,父第元,由编修官太仆寺少卿。乾隆四十一年,上巡幸天津,衢亨以举人应召试,钦取一等,授内阁中书,四十二年,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四十九年提山西学政,五十七年充湖南乡试正考官,寻提督广东学政。”
戴衢亨生平
我们可知道,戴衢亨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戴第元为编修官太仆寺少卿,而戴衢亨也不负众望,在乾隆四十一年以举人身份应召试,以钦取一等的成绩,授内阁中书。一路平步青云,三次作为正考官监督乡试,并两任学政,乾隆四十二年便在军机章京上行走,而嘉庆二年,便成为军机大臣。
而据《清史稿》记载:“十六年春,扈跸五台,至正定病,先回京,寻卒,年五十有七。”由此可推知戴衢亨生于乾隆二十年,而在乾隆四十三年便以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可见他仅二十六岁便高中状元,才华有多出众。《清史稿》评价他:“衢亨性清通,无声色之好”由此可知戴衢亨为官清廉,在乾嘉年间都被委以重任。
由《清史列传》和《清史稿》我们可知戴衢亨,字莲士,江西大庾人。乾隆二十年出生。乾隆四十一年召试,钦取一等,授内阁中书。四十二年,于军机处任职,四十三年以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四十九年提山西学政,三次为乡试正考官,两次任学政。
于嘉庆二年任军机处大臣。嘉庆十六年卒,逝后上亲临赐奠,赐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号文端。戴衢亨著有《南安诗草》和《震无咎斋诗稿》两本诗稿,遗憾的是这两本诗稿都未能流传下来。戴衢亨的诗作只有零星几首收录于不同集册中。
如吴宗慈的《庐山志》中收录有戴衢亨的刻诗:昨日登邱入松竹,坐石如仙静不俗。有泉琤琤声似玉,不嫌小径羊肠曲。荷锄引来入空谷,水色临松水更绿。泠然却似故人至,留之不许出我屋。斯时三更暑气溽,临流正当濯我足。高松百尺可挂衣,解带溪边刚一束。
更欲持竿到水上,三人同行兴不独。东坡先生竹最爱,闲居宁可食无肉。我今爱竹兼爱松,一卷南华石上读。溪边枕石听水声,水声潺潺声断续。夜来月色临溪中,月在溪水手可掬。此水与竹成知已,肯亚松声吹谡谡。辟路引泉二乐兼,我来此处路已熟。泉悠悠兮清且甘,饮涧遥听鸣仙鹿。
如清代著名诗人吴嵩梁的《香苏草堂诗集》中便收录有戴衢亨的《题香苏草堂图卷后》:献赋归来更读书,香苏岭畔忆吾庐。横经好足三余用,负郭曾无一岁储。今节板舆频奉母,前身饭颗欲愁予。文章经国他年事,记取空山归来锄。薜萝深处草堂偏,图画何曾画辋川。
佳日春秋书万卷,名山风雨笔千年。诗人应补循陔句,生计终输下潠田。我愧耕夫能识字,结茅拟就白云边。而不少名川大山,风景名胜都有不少诗人为其写诗歌颂,戴衢亨作为江西人士。
江西赣州的八镜台便留有他的《咏八境台诗》:廿年来溯赣江水,初上层台俯碧流。似我还家如传舍,此身涉世本虚舟。倚天栏桁留清啸,尽日帆樯识倦游。依旧榜题看八境,南迁客去几经秋。台前画堞临无地,台下双流锁急流。
千里苍山未隐几,一行白鹭认归舟。刚容累日携壶暇,得并群公步履游。壁上题诗有崔颢,凌云健笔迥于秋。
翻看西山朝使华使臣的诗集,武辉瑨的《华程后集》和段浚的《海翁诗集》中附录有戴衢亨的六首诗作:附戴君赠扇诗二首其一闻说飞来寺,双江峡势奇。谁知岭北客,忽诵日南诗。巢与奔泉挂,山从顷刻移。此游堪健羡,行路好相随。
其二一阁双江过,滕王旧有名。风帆波上下,沙鸟阵纵巧。天与新诗景,人多旷代情。前途山水窟,极目禁云平。附状元题扇四绝(附戴状元诗)其一白藤洲外客程催,驿馆喧传芸宛才。妆辰毫端有生气,饱经严壑万千来。
其二苍梧云渺粤台髙,峡锁双江卷怒涛。过我梅花香国惠,雁回人远路周遭。其三亭亭杰阁瞰晴江,南圃西山望八窓。帝子风流空想象,千秋一序扩无双。其四读情远寄碧云间,楚尾吴头山外山。此去神京天在上,遍留名字劝潺颜。
在潘辉益的《星槎纪行》中可知当时戴衢亨告假还乡,因此居住于江西省城,使团到此与当地诸位官员宴吟时得以相识,因此留有这几首赠答诗。戴衢亨的诗作遗留较少,但从以上几首诗歌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谁知岭北客,忽诵日南诗。”
一句点出了越南使臣深厚的汉学造诣,为其能够陪伴使臣同游飞来寺感到荣幸。“过我梅花香国惠,雁回人远路周遭。”一句用梅香比喻清廷的恩惠,可谓是十分清淡高雅,又不会给越南使臣以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赠扇诗的最后一首“读情远寄碧云间,楚尾吴头山外山。此去神京天在上,遍留名字劝潺颜。”
是为使臣北上路途寄予祝福,也写出了他与使臣惺惺相惜的情感。清代如戴衢亨一样诗集未能流传下来的官员士人很多,使臣诗集中的赠答诗附录的清代官员士人的诗歌是我们考证当时清代官员士人诗歌篇目的一个重要材料。
赠答诗歌分析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十分悠久,自第一个独立朝代丁朝建立以来直至19世纪末,汉字一直作为越南官方使用的文字存在,而越南的选官制度从年李朝始便一直以科举选拔官员,而科举所使用的文字一直为汉字。
而越南的汉文诗歌在当时更是以绝对的优势占据在越南文学的发展之中,吴时任在潘辉益的《星槎纪行》序中说:“我越以文献立国,诗胎于李,盛于陈,大发扬于皇黎洪德间。一部全越诗,古体不让汉晋,今体不让唐、宋、元、明。戛玉敲金,真可称诗国。”
可见,越南汉文诗起源于李朝时期,与科举同源,鼎盛于陈朝时期,极盛于黎朝洪德年间。
与官员的赠答诗歌
使臣与官员的赠答诗歌多写于使华道中,词句多为赞扬清廷政治的美好,夸奖中国官员之语。越南的诗歌文化如此悠长,对于派遣使臣的文化功底要求必然十分严苛,所以在北使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使臣们深厚的中原文化修养。
如潘辉益《星槎纪行》中的《韶州江次,奉钱别广东张县台回治》小引写道:“七天宾馆,多荷周旋,千里舟程,重谨护伴,邂逅幸瞻星凤,合离忽感飞鸿,聊借巴章,载申雅好。”
诗云:绳泽重三恪奉琛,封川东下诵棠阴。柔怀久仰天王泽,钦晤方知地主心。肇水波澄兰棹近,韶山风动绣衣临。分歧翘盼台躔朗,早有鸿迁报好音。全诗夸赞了张县台的政绩,适逢离别之际,对其一路伴送表达感谢。
潘辉益借用“棠树成荫”的说法来夸赞广东张县台治理地方有道,后又用飞鸿传信之说来祝愿对方必当升官。武辉瑨的《席赠宁明知州李关甫》:文章保障一州雄,棠树擎天荫正浓。北塞久闻谈福矅,南人时获挹春风。方从兰室香俱化,不必醇杯意自浓。报政早知宸简处,岂容江下独私公。
整首诗都为赞颂之句,夸赞李关甫文采出众,第三句“方从兰室香俱化,不必醇杯意自浓”更是化用了孔子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
来表达越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得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实乃大幸。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知道,使臣在与清朝官员的交往中借用中原文化对其使华的目的进行了“润色”,让其看上去不会得罪他人,亦能达到他们的初衷。
武辉瑨的另一篇诗作《写朝鲜扇留赠张伴送》:相将华译阅三时,缟宁风情未足奇。郑重临歧无以赠,朝鲜扇写日南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札来聘,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丝宁衣焉。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
伴送是使臣一入镇南关便一直陪在使臣身边的清朝官员,可见使臣除了与自己国家的同僚相处以外,便是与伴送相处时间最长,所以武辉瑨在这里便使用了公孙侨与季札一见如故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张伴送的情谊。
还有武辉瑨的另一首诗歌《秋夜奉答临颍县尹廉公来帖索诗求和》:皇华初命策华驹,无奈诗怀万里孤。曾僭抛砖难引玉,想因处暗莫投珠。方闻古颍再黄霸,历说中朝重大苏。颜范未瞻神已契,何缘触咏彻秋壶。
在这里武辉瑨引用黄霸治理颍川有功来比喻临颍县尹治理临颍得当。更用苏轼来比喻临颍县尹的才华,称赞其才华让武辉瑨所崇拜神往,希望什么时候能与其彻夜交流。
临颍县尹后来作诗以和对武辉瑨的诗作,说其“佳作流连堪百读,心清一片映冰壶。”而武辉瑨用“重过古颍絷吟驹,与德相邻喜不孤。和笔弗曾悭凤羽,骚坛应让夺骊珠。”四句诗歌来表达了对临颍县尹与其情谊的珍重之意。
结语
总的来说,从这里我们便可知,越南使臣对于中国的史籍也有很深的了解,可见越南当时对于中国文化涉猎十分之广。